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师博客 > 部编版《语文》九年级上册第1课《沁园春 雪》教学设计

部编版《语文》九年级上册第1课《沁园春 雪》教学设计

2022年07月30日 15:28:27 访问量:48 作者:管理员


教材分析:

《沁园春•雪》是体现毛泽东诗词特点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典范作品作,所写景物雄浑壮丽,所抒胸襟博大宽广。在这首词中,为我们展现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,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词人,一位壮志满怀、豪情万丈的英雄。感情激昂、豪迈,是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的绝佳教材;还是对学生进行英雄主义教育、励志熏陶的最佳范本;更是走进毛泽东心灵、领略伟人风采的最佳桥梁。

学情分析:

    刚进入初三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初中的快节奏生活,具备较好的学习习惯,心理也较成熟了。特别是要面临中考,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有所提高。在初一初二语文学习的基础上,在语文学习上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之外,更注重他们能力的提升,情感的体验,价值观的培养。

    本课是毛泽东的著名的篇章,通过本文的学习,培养宽广的胸怀,热爱祖国的思想。要做新时代的风流人物。

教学目标

(一)、 知识技能:

 1.了解作者毛泽东的主要事迹及本文的写作背景。

 2.读准“莽”、“逊”、“娆”、“骚”、“朝”、“分”、“汗”等词的字音掌握字形与字义。

 3.能有感情的朗读,用符合诗歌意境的语气、语调、语速,恰当的断句、停顿;

 4.体会诗歌的意境,能够说出诗歌描写了怎样的意境。

(二)、过程与方法:

1.揣摩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对写景的作用。

2经历品词、读句的学习过程,尝试鉴赏诗歌的方法,能够说出诗歌中优美、经典的词句所表达的思想,使用的写作技巧。

3.掌握本文所使用的写作的方法,能够说出本文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能够模仿这种方法写文说话。

(三)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

1.感受诗歌的魅力,谈谈读诗后的感受。

2、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,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。谈谈自己对祖国的感受,祖国对自己的作用和意义,如何以具体行动来体现对祖国的热爱。

教学重点理解写景、抒情相结合的特点。

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

课时安排一课时

教学手段多媒体

学习方法:朗读  探究

教学过程:

(一)导入新课:

   由古诗词中咏雪的名句导入。“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”(王安石)“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”(柳宗元),“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”,“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”,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领略饿了古人笔下雪的奇特美好之后,共同欣赏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的大气磅礴的诗篇《沁园春·雪》。

   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:学生对雪有初步的感知,带着对雪的感知,走进毛泽东的诗歌《沁园春·雪》。

(二)检查预习:出示字词。

介绍写作背景,介绍作者。(师出示课件补充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)。

这样设计的意图是:学生能通过这个环节会读音,会写字。

(三)初读诗歌,感悟美点。

1、听读诗歌,画出节奏,重音,语气语调。

2、自读诗歌,要求读的正确流利,读出音韵美,读出豪迈的感情。(小组内自由朗读,相互评价,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。)

3、用一个字表达自己读的感受。

4、这样设计的意图是: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,初步了解文章的主旨。

(四)详细的感悟美点。

1、感受节奏之美。出示课件,指导学生朗读,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节之美。

2、感受诗歌的内容美。

出示问题: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?表现了什么?

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?表现了什么?

3、欣赏画面美。一首好诗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,请你发挥你的想象,描绘诗中所描绘的面面。

出示问题: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?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?

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?从哪个词可以看出?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?

4、品析意境美。

    品析壮美的雪景,找出一个字品析,找一种手法品析。读诗歌的上阙,理解作者描绘如此壮美的山河美景,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。

出示问题:上阙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?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?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?

5、欣赏气魄美。

    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,表现他怎样的胸怀?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,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?

(明确: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,他的胸怀博大宽广,他的气魄雄伟旷达。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,豪迈奋发,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。)

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:学生能通过读美,赏美,能感受诗歌的美感,初步喜欢诗歌,爱好诵读诗歌。

(五)再读课文,自主学习。深入理解诗歌的精妙。

1、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?

 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。

 2、作者以“望”统领下文,都望到了什么?

   (长城、黄河、山脉、高原 )静态 动态之景

   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,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、雄伟的气魄,是实写。

  3、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?

   (山舞银蛇,原驰蜡象……)比喻、拟人。

  4、哪几句是虚景?

   看红装素裹,分外妖娆。

 5、“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”

    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? (承上启下)

   6、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、评价历史人物,

     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? (惋惜、委婉批评不足)

  7、怎样理解“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”?(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,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。) 全词点睛之句。

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:学生能对全诗的重要语句理解赏析,明确诗歌的主旨。

(六)合作探究

1、“惜”中含有哪些意思?

“惜”中含褒,肯定他们,就是肯定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;

“惜”中含贬,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,委婉指出短于文治的缺点(略输、稍逊、只识);

“惜”中寓志,“惜”并不是苛求古前人,蕴含无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,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.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

2、“山舞银蛇,原驰蜡象”,山、原都是静物,却写它们“舞”和“驰”,为什么这样写?给你怎样的感受?

“山”“原” 都是静物,写它们 “舞”和“驰” ,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,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,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,极富动感,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,灵动活跃。

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:学生能在合作中,提高诗歌鉴赏能力。

(七)当堂检测

1.《沁园春》是一首______,“沁园春”是______,“______”是题目。

2.这首词的上阕写 --------。其中前三句是 ----写,“望”字以下是______写。另外,从“北国风光”到“欲与天公试比高”是______景;“须”字以下是______景,即想象雪过天晴之景。

3.词的下阕是评论______,抒发__________。其中前两句起__________作用。“惜”字领起的七句属表达方式中的_________,后三句属_____________

4.这首词抒发了对____________的热爱,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______和无比坚定的______

这个环节的设计是:学生能当堂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总结,做到堂堂清,课课清。

(八)拓展延伸

读毛泽东的《沁园春·长沙》欣赏探究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沁园春    长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925
2

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头。看万山红遍,丛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怅寥阔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

 携来百侣曾游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,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 ,浪遏飞舟?

问题探究:《沁园春  长沙》里作者对当年的求索“怅寥阔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”在《沁园春  雪》中是否有了回答?“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”

   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:学生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,也能对毛泽东的其他诗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。提高诗歌鉴赏水平。

(九)小结:

    全词将写景、议论、抒情有机结合,浑然一体,写景是议论、抒情的基础;议论、抒情又深化了写景。

    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,格调高昂,充满了热爱祖国山河,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。

板书:

 写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议论  抒情

北国风光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江山如此多娇,

千里冰封,     总写雪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    承上启下

万里雪飘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惜秦皇汉武    “惜”肯定中略带遗憾

望长城内外,“望”领起以下七句          略输文采;

惟余莽莽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唐宗宋祖,  对偶

大河上下,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稍逊风骚。

顿失滔滔        静景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一代天骄,

山舞银蛇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成吉思汗,

原驰蜡象,   动景  比喻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只识弯弓射大雕。       

欲与天公试比高。  拟人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俱往矣,

须晴日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数风流人物,  全词点睛之笔

看红装素裹,    想象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还看今朝。

分外妖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教学反思:本诗歌的设计主要在赏美,析美,悟美上,在析美环节,有可能学生分析不到位,需要老师点拨,在悟美环节,学生可能会局域这一首诗,不能讲思路开拓取出,老师要适时点
原文信息:
编辑:管理员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定襄县智村学校 特此声明。